最新动态>>更多
图片资讯
名人访谈 > 首页 > 名人访谈 >

泥土里的春天:石鼓区灵官庙小学党支部书记、校长 蒋兰芳
2025-06-30 12:07:26   来源:和谐衡阳网   

640_副本.jpg

岁月流转,我将四季编织成乡村孩子的专属课堂:春节的饺子蒸腾着团圆的期盼;春日的青团揉进自然的馈赠;金秋田野里,柚子灯与稻穗合奏,教他们读懂耕耘的意义。我把孩子们的愿望收藏,当小森挥动崭新的羽毛球拍,当莎莎捧着生日蛋糕笑颜绽放,我懂得了承诺的分量。我带着老师们用废料拼出环保袋,将旧钢材焊成防护栏,把杂物间变成图书室。爱心企业、单位的善意,润泽校园,也在孩子心底埋下温暖的种子……

教育于我,是在时光里悄然耕耘,愿化作春泥,用细碎的温暖,孕育乡村孩子美好的春天。

微光成炬 

雨母山的的晨雾缠着炊烟打转,儿时的我爱在田埂上奔跑。记忆中,谭老师用断臂夹着粉笔的身影,如暗夜中摇曳不熄的烛火,在时光深处烙下温暖的印记。那时的我不曾料到,这缕微光,会成为生命里长明的灯,照亮无数乡村孩子的眼眸。

去年冬夜,夜幕沉沉。小刘老师的电话骤然打破宁静:“书记,校长信箱收到信了!”握着手机的手微微发烫,备忘录里的工作、反复打磨的方案,瞬间失了颜色。展开信纸,“致蒋妈妈”几个字像一簇跳动的火苗,瞬间点燃了心底最柔软的角落。

信中写道:"蒋妈妈,您记得吗?一起插秧时您手把手教我把秧苗插齐;做志愿者,您说每一分努力都有意义;毕业前摘草莓,您帮我选最大最甜的那颗……今天路过母校,看到门口三张喜报,真心为学弟学妹高兴。看到喜报上您的照片,容颜未改,我竟湿了眼眶。每周五的书法课,是我最盼的时光。即便我的字写得不好,您也从不责备,而是一遍又一遍温柔耐心地教。为了能让作品贴在绿网旁,我写得格外认真,虽不够匀称,但您依然选择了我的。您说,学书法不只是为了写好字,更要养耐心、毅力和专注,遇到困难,要像书写一笔一划那样,沉稳坚定。谢谢您,我亲爱的蒋妈妈……”

信纸边缘被夜露洇湿,那些我习以为常的日常,原来早已在孩子心里播下希望的种子。我曾把书法课搬去稻田,让孩子们赤着脚踩进松软泥土,以天地为纸,感受汉字与自然交融的生命力;将调皮孩子的涂鸦贴满操场围墙,搭起独一无二的“绿网画廊”;为孩子们拍“短视频成长册”,记录从稚嫩到成熟的蜕变……就像当年谭老师用独臂为我画下的红勾,这些无声的鼓励,如清泉悄然润泽着一颗颗渴望成长的心灵。

在这寂静的乡村,教育从不是流水线式的复刻,而是用爱与耐心,守护每一个灵魂的独特绽放。这是一场温柔的修行——微光汇聚成星河,我们在相互陪伴中,成为彼此生命中永不熄灭的灯火。

破土的勇气 

灵官庙村高高的山脊上,正午的阳光似火,连运动员进行曲都仿佛被烤得没了力气。田径队的孩子们追着影子苦练,我望着斜坡下的沙坑,银箔般的沙面蒸腾热浪,恍惚间,“一、二、三——跳”的呐喊声又在耳边响起。

初次推开小洁家斑驳的木门,中药的苦涩混着潮湿的柴火味扑面而来。灶台前,小洁蜷身添柴,跳动的火苗映亮她低垂的眉眼,墙角传来母亲稚嫩的呢喃。七旬外公布满老茧的手紧紧攥着我,浑浊的泪在眼眶里打转:“校长,这孩子……”他佝偻着背,缓缓隐入田埂深处,沙坑边的野草轻轻摇晃,像是在无声地叹息。我轻声问:“田径队还缺个女生,来试试?”她抬起头,眼中闪过光亮:“好呀!”

带她站在沙坑前,小洁紧张地攥着衣角往后躲,身子绷得僵直。我扒开荆条,用树枝在泥地上画起跳线:“别怕,咱们慢慢来。”她第一次摔进沙里,眯着眼呛得直咳嗽,却抹把脸,倔强地爬起来:“校长妈妈,我再试一次!”

此后,每个烈日炙烤的午后,沙坑边总有个倔强的身影跃起又跌倒。沿路杂草像除不尽的烦恼,每当我扛着锄头走向操场尽头的斜坡,孩子们就举着接力棒,像一串小尾巴跟在身后。刺条划破手背,衣服被勾出破洞,没人喊停。我蹲在烫脚的沙里,教摆臂、数步,示范腾空姿势……偶尔摔得灰头土脸,孩子们总会笑着拉我起身,拍拍沙子,又接着往前冲。“再来一次!”的喊声里,藏着比烈日更滚烫的倔强。

当小洁在区运会上三步腾空跃起,飞溅的沙粒闪着光。那一刻突然懂得,教育不是打磨完美,而是蹲下身,陪孩子在泥地里种下破土的勇气。那些沾着血泡和汗水的日子,终会化作养分,让每个生命跳出属于自己的精彩轨迹。

山风起,沙粒沙沙作响。家访的脚步,作业本的批注,黄布袋里的小零食,深夜的家长电话,早已把乡村的夜染成暖黄。新田径队员问沙坑的故事,我又扬起手,大声喊道:“一、二、三——跳!”在这片浸润着希望的土地上,教育从不是居高临下的施舍,而是俯下身,陪着每一株苔花,等属于自己的月光。

春泥护花 

毕业季,荷花开了,粉白的花瓣在风中轻轻摇曳。有人问:“坚守值得吗?”答案,早已写在孩子们清澈的眼睛里。乡村教育的困境,从不是退缩的借口,而是扎根泥土创造奇迹的契机。

往后的路,我愿继续以最朴实的姿态扎根,用智慧解难题,以坚韧抗风雨。我相信,每一颗种子都能在希望的泥土里,长出属于自己的春天。且看那万千桃李,终会在石鼓教育的沃土上,年复一年,开最艳的花。

来源:欧阳衡湘名校长工作室

责编:文海庆

相关热词搜索:

上一篇:大爱无垠暖乡邻|“编歌福星”刘有福的孝亲与公益之路
下一篇:最后一页